清代 四川“夔关 福 四年三月 罗寿先”十两银锭。 386.6g,GBCA:AU50(1610043561)原味极美品,戳记清晰,文字舒展,器形美观且标准,同品类之品相佼佼者,推荐收藏。常关,即内陆税关,是设在陆路、水路的收税关卡。清代的常关是继承了明代钞关的基础上发展完善的。“设关榷税,上以裕国课,下以通商民”这就是清政府设立税关的目的。夔关,便是设在四川东部的夔州府(今重庆奉节)的常关。自唐宋元明以来,始终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榷关。清代的夔关是中国最大的商税榷关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对过往川江的商船征收的商税,“货之出荆襄,达吴粤,与夫诸货之入蜀者,无不道经三峡,途出夔门”。“夔州府権关,设自康熙六年,正额税银一千五百四十一两六钱九分二厘五毫,遇闰增银一百二十二两六钱七分七厘。” “夔关杂税银两,系照雍正十一年分征收银七万三千七百四十两四钱九分一厘零做定额,其米船税额难以定额,按年尽收尽解。”乾隆年间,“夔关正额银七万三千七百四十两四钱九分二厘(遇闰增税银六千一百四十五两四分有奇)”,“夔关盈余银一万千六十三两三钱一分九厘”嘉庆时,“夔关额税银七万三千七百四十两有奇,赢余十一万两。”显而易见,是四川及中央户部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摘录自陈鲲《清代常关银锭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