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至1953年第一版人民币六十枚大全套,均为杰嘉鉴定(JJJD)评级,其中关键票品“小六珍”之品相评分:伍圆“水牛”JJJD63,伍拾圆“火车与大桥”红面JJJD62,壹佰圆“大帆船”JJJD64,壹仟圆“双马耕地”狭长版JJJD62,伍万圆“新华门”JJJD63,伍万圆“收割机”JJJD63;“大六珍”之品相评分:伍佰圆“瞻德城”JJJD EPQ66,壹仟圆“马饮水”JJJD64,伍仟圆“蒙古包”JJJD62,伍仟圆“牧羊”JJJD62,壹万圆“牧马”JJJD63,壹万圆“骆驼队”JJJD60,其余票品的品相分别为JJJD60至EPQ67,整体品相可达八五成至九八成新, 收藏与投资价值兼具,极为难得
1947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华北财经办事处成立,统一领导华北区财经工作,并着手开展统一货币工作。至1948年底,全国各解放区除中原、东北等自成独立货币体系外,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的货币统一工作基本完成。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统一解放区货币,经华北、山东、陕甘宁和晋绥边区人民政府会商决定,合并这三个地区的银行,并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同时,统一印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这是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发行的第一种国家货币。
第一版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六字由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题写,共十二种面额六十种版别。在设计上,第一版人民币统一了格式,去除了过去其他货币的半殖民地色彩,票面取消了英文,不再采用行长签名,而以印章代之。票面以中文汉字纪年,背面使用阿拉伯数字,图案取材丰富多彩,设计美观。
1949年初,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平(北京),各省、市、自治区相继成立分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51年底,第一版人民币成为中国唯一合法货币。1955年5月10日,第一版人民币停止流通。旧币回收时,全国设立73,000个回收站,回收率高达98.1%,高面值票及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票券,回收比例更高,存世十分少见,能组成六十枚全套,且品相颇佳者,甚为难得。 — 参阅吴越著《第一、二、三套人民币鉴藏与研究》,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年,页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