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哈同慈善基金董事会纪念金章一枚。金质,重7.26克,章面”HMF“字样,背打制铭文”一九四八年五月大卫乔治哈同敬赠”字样,庆云款银楼戳记,信息准确丰富,意义非凡,保存完好,近未使用品。历史意义非凡,保存完好,近未使用品相,极为珍贵难得.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1931年6月19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他曾建造哈同公园。1851年,哈同出生于巴格达。1856年,随父母迁居印度孟买,并加入英国籍。1873年,只身来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1887年,担任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1898年,又改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脱离沙逊洋行独立创办哈同洋行,专营房地产业。特别在开发经营南京路时获得巨大成功(他占有南京路地产的44%)。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的攻势。这些胜利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上海的洋人纷纷逃离,上海的房价因此暴跌。而他的新婚妻子罗迦陵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把自己的首饰卖掉,劝说丈夫倾其所有用于购买房屋土地。清政府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他购买的房产,也就是南京东路一带,后来逐渐发展为上海的商业金融中心,在数年间地价上涨千倍以上。哈同从此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并被人称为“远东首富”,声望果然超过了老东家沙逊。 1904年,开始在静安寺路购地300亩花费70万两银元兴建上海最大的私人花园爱俪园(哈同花园),占地数百亩,布置曲折、建筑闳丽,是典型的中国式园林,为当时沪上私人花园之冠,更是上海著名的胜迹。近代的历史名人孙中山、蔡元培等人都曾来过园中,辛亥革命后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曾在爱俪园小住,之后到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章太炎与汤国黎女士的婚礼,也就在园中著名的天演界举行;而护国运动的功臣蔡锷将军,在东渡日本就医之前曾在园中养病。抗日名将何应钦,以及后来不少青年才俊、名媛淑女也受过园内资助。哈同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创办了仓圣明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