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拍品
2023年10月3日-11日
2023-10-14 14:00:00
网络
49%
1688760
SPINK2023年10月#E/F-中国及世界钱币网拍专场,于10月14日-15日举行,本场共1432件拍品,亮点包括1845-1935海峡殖民地铜银币1套、1866年香港贰毫、1892年香港半圆、江南乙巳七钱二分等。
拍品图片
拍品资料
拍品编号
成交价
拍品编号
成交价
HKD
120
成交
关注
HKD
360
成交
关注
HKD
120
成交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14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36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20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360
成交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480
成交
关注
HKD
240
成交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中国古钱3枚一组,包括唐代乾元重宝2枚,及南明弘光通宝。一枚乾元重宝折十,29.5x2.1毫米,重8.4克,另一枚乾元重宝背下月,24.9x1.5毫米,重3.9克,弘光通宝重3.0克,24.1x1.2
无评级
古钱HKD
0
流拍
关注
HKD
240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8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1080
成交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元代元/明朝大中通宝一组15枚,包括13枚一文,背浙,二文及五文,一文VF至EF,二文中乾评真品,五文评中乾80,大中通宝由朱元璋于 1361 年在应天府(今南京)为吴王时发行,共分为两类,以其登基作
无评级
古钱HKD
2400
成交
关注
HKD
480
成交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26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2160
成交
关注
HKD
1320
成交
关注
HKD
108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南明隆武通宝一组19枚,包括小平17枚,多款“隆”字版别及不同铸币厂,另有折二2枚,折二中乾评真品,其馀F至EF, 南明唐王朱聿键在弘光帝被擒死后,在福州自立为龙武帝,龙武通宝从 1645 年开始发行
无评级
古钱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840
成交
关注
HKD
8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48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360
成交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480
成交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312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中国古钱22枚一组,包括北宋宣和通宝4枚,明代崇祯通宝7枚,清代嘉庆通宝1枚,咸丰通宝当十大洋1枚,宝泉局铸,以及江南省及广东省十文/当十9枚。当十评中乾78,其馀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无评级
古钱HKD
960
成交
关注
HKD
720
成交
关注
HKD
60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6600
成交
关注
HKD
216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840
成交
关注
HKD
1320
成交
关注
HKD
108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840
成交
关注
HKD
960
成交
关注
HKD
1440
成交
关注
HKD
1440
成交
关注
HKD
1440
成交
关注
HKD
1320
成交
关注
HKD
1200
成交
关注
HKD
1920
成交
关注
HKD
1800
成交
关注
HKD
1080
成交
关注
HKD
1440
成交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HKD
0
流拍
关注
《先秦铸币文字考释及辨伪》及《中华珍泉追踪录》,郭若愚及关汉亨著,保存完好
编号:5001
HKD 120
《故宫清钱谱》,黄鹏霄编,保存完好,印有逾千枚清钱图片,清钱爱好者不容错过
编号:5002
HKD 360
《中国金银币目录清朝民国篇第六版》,林国明及马德和著,带亲笔签名,保存完好
编号:5004
HKD 720
《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 - 近代金银币章卷》,董文超著,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童赠银撰写序言,少见,轻微折痕,近乎全新
编号:5005
HKD 0
1980及1989年版《中国钱币目录》共2册,徐祖钦著,保存完好
编号:5006
HKD 720
《中国金银镍币图说》,蒋仲川著,黑白印刷,中英双语,硬皮本,些微磨损,罕见中国钱币参考书目
编号:5007
HKD 1440
战国时期明刀一枚,140*1.9毫米,重16.6克,中乾80
编号:5008
HKD 0
新莽朝货布币,58.3 x 2.6毫米,重16.8克,中乾82
编号:5015
HKD 0
三国时期东吴大泉当钱五百,29.5*2.3毫米,重6.8克,GQYD 78
编号:5016
HKD 360
三国时期东吴大泉当钱当千,34.0*2.1毫米,重7.4克,GQYD 78
编号:5017
HKD 600
北魏朝永安五铢,22.4*1.0毫米,重2.0克,GBCA 85
编号:5018
HKD 480
唐代开元通宝背月2枚,及清代咸丰通宝当十,评华夏78,78及GBCA 75
编号:5019
HKD 240
唐代乾元重宝折十,29.7x2.0毫米,重7.9克,GBCA 88,好品相!
编号:5020
HKD 600
中国古钱3枚一组,包括唐代乾元重宝2枚,及南明弘光通宝。一枚乾元重宝折十,29.5x2.1毫米,重8.4克,另一枚乾元重宝背下月,24.9x1.5毫米,重3.9克,弘光通宝重3.0克,24.1x1.2
编号:5021
HKD 0
北宋代古钱3枚,包括崇宁重宝折十,元丰通宝及天盛元宝,分别评中乾82,80及80
编号:5023
HKD 0
北宋代元祐通宝,24.8 x 1.4毫米,重4.3克,华夏90
编号:5024
HKD 0
北宋代大观通宝2枚一组,24.6*1.3毫米及23.7*1.1毫米,重3.4克及2.8克,中乾80及78
编号:5025
HKD 0
北宋及南宋古钱7枚,包括绍圣元宝2枚,篆书及行书各1枚,太平通宝1枚,绍兴元宝1枚,背上星月,庆元通宝折三1枚,背六,及嘉定通宝折二2枚,背元及背七各1枚,评中乾75-82
编号:5026
HKD 840
宋代崇宁通宝折十,35x2.5毫米,重11.1克,GBCA 85,品相极佳
编号:5027
HKD 0
宋代崇宁通宝, 34.2*2.5毫米,重11.2克,小字版,GBCA 88
编号:5028
HKD 0
西夏/南宋代乾佑元宝,23.8 x 1.4毫米,重2.8克,GBCA 80
编号:5029
HKD 0
南宋代绍熙通宝折三,背春三,29.8x2.2毫米,重8.0克,中乾80
编号:5030
HKD 0
南宋代端平通宝折五,35.7x1.9毫米,重10.8克,GBCA 85
编号:5031
HKD 0
宋代古钱4枚一组,包括建炎通宝2枚,端平通宝折五1枚,长宝版,及庆元通宝折三1枚,背五,分别评GBCA 80(03),85,中乾82及80
编号:5032
HKD 0
元及明代古钱5枚一组,包括至大通宝1枚,方头通版,嘉靖通宝1枚,万曆通宝1枚,背上星,天启通宝1枚,及崇祯通宝),评BCCN 78, 中乾82, 85, 75及82
编号:5035
HKD 0
元代元/明朝大中通宝一组15枚,包括13枚一文,背浙,二文及五文,一文VF至EF,二文中乾评真品,五文评中乾80,大中通宝由朱元璋于 1361 年在应天府(今南京)为吴王时发行,共分为两类,以其登基作
编号:5036
HKD 2400
明代洪武通宝,背下豫,24.8 x 1.2毫米,重3.9克,中乾82
编号:5037
HKD 480
明代洪武通宝,23.8. x 1.5毫米,重3.5克,GBCA 82
编号:5038
HKD 600
明代洪武通宝折十,45.0x4.3毫米,重35.7克,GBCA 82
编号:5039
HKD 2640
明代宣德通宝,25.0 x 0.9毫米,重2.6克,GBCA 80
编号:5040
HKD 0
明代宣德通宝24枚一组,F至EF,品相不一, 布威纳博士旧藏
编号:5041
HKD 2160
明代万曆通宝折二,28.3x1.6毫米,4.8克,GBCA 82
编号:5042
HKD 1320
明代天启通宝,背十一两,25.2*3.3毫米,重30.8克,中乾真品
编号:5044
HKD 0
明代崇祯通宝,背上星, 25.9 x 1.3毫米,重4.6克,GBCA 88
编号:5045
HKD 0
明代兴朝通宝,背五厘,34.8*1.4毫米,重8.0克,GBCA 78
编号:5046
HKD 0
明代古钱5枚一组,隆武通宝背上星,大顺通宝背工,利用通宝,洪化通宝,及昭武通宝,评中乾82,78,80,82及82
编号:5047
HKD 720
南明隆武通宝一组19枚,包括小平17枚,多款“隆”字版别及不同铸币厂,另有折二2枚,折二中乾评真品,其馀F至EF, 南明唐王朱聿键在弘光帝被擒死后,在福州自立为龙武帝,龙武通宝从 1645 年开始发行
编号:5049
HKD 0
南明永曆通宝一分,35.8*1.1毫米,重9.2克,GQYD 75L,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50
HKD 0
清代雍正通宝,宝源局铸, 27.6 x 1.2毫米,重4.6克,中乾80
编号:5053
HKD 720
清代雍正通宝2枚,宝泉及宝云局铸,重4.1克及4.3克,均评中乾80
编号:5054
HKD 0
清代雍正通宝,宝苏局铸,27.3*1.1毫米,重4.4克,中乾82
编号:5055
HKD 720
清代雍正通宝,宝源局铸,25.9*1.1毫米,重4.3克,中乾82
编号:5056
HKD 0
清代雍正通宝,宝安局铸,27.1*1.0毫米,重4.2克,中乾82
编号:5057
HKD 840
清代雍正通宝,宝苏局铸,27.3*1.1毫米,重4.3克,中乾82
编号:5058
HKD 840
清代古钱11枚一组,包括乾隆通宝6枚,道光通宝1枚,光绪通宝3枚及宣统通宝1枚,品相不一,F至AU,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59
HKD 0
清代乾隆通宝,新疆叶尔奇木(叶尔羌)局铸,24.5*1.9毫米,重6.1克,中乾80
编号:5060
HKD 480
清代咸丰重宝当五,宝苏局铸,29.4x1.8毫米,7.6克,中乾80
编号:5062
HKD 600
清代古钱4枚一组,包括乾隆通宝,宝川局铸,咸丰通宝,宝源局铸,咸丰重宝当十,宝迪局铸,及宣统通宝,宝川局铸,分别评中乾真品,78,真品及80
编号:5063
HKD 0
清代古钱3枚一组,包括康熙通宝2枚及咸丰重宝当十1枚,宝巩局铸,评GBCA 85, 82及中乾78
编号:5064
HKD 360
清代咸丰重宝当十6枚一组,包括宝云局铸4枚,宝武局铸1枚及宝源局铸1枚,均评中乾真品
编号:5065
HKD 720
清代当十古钱4枚一组,包括咸丰重宝3枚,宝武局铸,及同治通宝1枚,宝云局铸,前3枚评中乾65,第四枚评中乾75
编号:5069
HKD 720
清代同治重宝当十,宝云局铸,37.1x1.5毫米,11.6克,中乾80
编号:5070
HKD 0
清代光绪重宝当十,30.1 x 1.7毫米,重7.6克,GBCA 80
编号:5071
HKD 0
清代古钱约100枚一组,包括顺治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等,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2
HKD 3120
中国钱币6枚一组,包括光绪通宝一文,大清铜币中心宁字十文,满洲国康德五年壹分,康德三年伍分,洪化通宝,及民国十八年广东省造贰毫银币,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3
HKD 0
中国古钱22枚一组,包括北宋宣和通宝4枚,明代崇祯通宝7枚,清代嘉庆通宝1枚,咸丰通宝当十大洋1枚,宝泉局铸,以及江南省及广东省十文/当十9枚。当十评中乾78,其馀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4
HKD 960
中国及安南钱币6枚一组,包括北宋大观通宝折一,南宋嘉定之宝铁钱,明代宣德通宝,洪武通宝背浙,及安南洪德通宝及端庆通宝,分别评中乾82, 68, 85, 75, 82及82
编号:5075
HKD 720
中国古钱40枚一组,主要包括北宋及新莽朝古钱,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6
HKD 600
中国宋/元/明/清代古钱32枚一组,均经评级公司封套,大部分于1990年代从藏家Colin Narbeth购买,品相不一,建议预览,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7
HKD 0
中国钱币册子2本共184枚,以宋代及清代钱币为主,包括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等等,以及数枚机制币及外国币,普遍VF,高度建议,售后不设退换
编号:5078
HKD 6600
清代钱币册子1本共75枚古钱,主要包括乾隆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等等,AVF至F,建议预览
编号:5079
HKD 2160
明代花钱“五行大布”,60.54克,68毫米,VF,手工精美
编号:5080
HKD 0
清代二十四福寿花钱,正背面均有24个“福”及“寿”字, 47.8*2.5毫米,重32.2克,经第三方评级公司评级
编号:5082
HKD 0
清代五子登科福寿双全挂牌花钱,背蝠鹿寿喜,55.4*2.3mm,重28.0克,华夏75
编号:5083
HKD 0
清代护身符花钱“长命富贵”“金玉满堂”,45.6*2.4毫米,重24.9克,中乾75
编号:5084
HKD 840
清朝方穿光绪通宝钱文花钱,背“丁财贵寿”,21.8x2.6mm,重5.8g,中乾评82
编号:5085
HKD 1320
清朝方穿光绪通宝钱文花钱,背“引福归堂”,21.1x2.5mm,重5.6g,中乾评80
编号:5086
HKD 1080
邻国币形花钱,双面龟鹤齐寿,34x1.9毫米,13.2克,中乾78
编号:5087
HKD 0
中国古钱及花钱一册共75枚,包括新莽朝至清朝钱币,品相不一,建议预览
编号:5088
HKD 840
中国银锭2枚一组,重14.55克及4.46克,保存完好,约VF
编号:5089
HKD 960
中国金色及银色云形宗教用途吊坠2枚一组,于福建及东南亚地区流通,“四府公同”,4x7厘米,重6.7克及11.6克,保存完好,GVF,少见
编号:5097
HKD 1080
中国铜质宗教用途吊坠4枚一组,于福建及东南亚地区流通,2枚带“四府公同”或“四府圣舅”字样,重14.4克,15.4克,63.5克及25.8克,保存完好,GVF,少见
编号:5098
HKD 1440